抗衰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毕马威《抗衰老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至今,中国公开的抗衰老临床试验数量达37项,位居世界第二,且近三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在这片蓝海中,女性群体成为绝对主力:她们不仅占据抗衰消费市场的70%以上份额,更对细分场景需求极为敏感——从熬夜肌修复到关节抗衰,从情绪压力管理到生殖健康维护,传统“一刀切”式抗衰方案已无法满足需求。
2025年5月27日,头部口服抗衰品牌斐萃与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正式签署联合共建协议,成立 “抗衰老研究中心”,这既是双方在抗衰领域的重要布局,也预示着产学研结合的新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抗衰市场规模预估突破1500亿元,口服抗衰成为首要赛道;抗氧化成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麦角硫因、PQQ、SOD、磷虾油等产品热度持续攀升,用户更注重产品多元化和个性化;抗衰呈现年轻化趋势,25-30岁已成主力军。
这一数据背后,是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的认知迭代。作为头部口服抗衰品牌,FineNutri斐萃选择以女性抗衰为切入口,本质是抓住抗衰产业从“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型的结构性机会。
不同于以基础膳食补充产品为主的品牌,斐萃聚焦消费者真实需求,以细分、专业化的布局,持续推出抗衰解决方案。依托于集团在行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甄选顶尖原料商,深度开发合成生物技术在保健品行业的应用价值,并联合国内专业医学、高校机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推进产品共研,以“足量添加+极简配方”为原则,构建科学化产品矩阵,并建立细胞-动物-人体多重功效验证,为产品推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斐萃旗下产品涵盖抗氧化、护肝、美白、舒压助眠等多个抗衰细分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抗衰解决方案。本次合作,双方深化对衰老机制、再生医学以及抗衰策略的研究,推进行业抗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鞠振宇教授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我们必须要从市场端去感知抗衰的真实需求,将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市场应用的广度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推动抗衰领域的发展。”
抗衰领域长期存在“实验室成果难以产业化”的困境。斐萃拥有成熟的消费者洞察体系,依托品牌上市以来的消费者评价反馈以及核心团队对市场的前瞻性洞察,斐萃精准捕捉市场动态,系统性归纳前沿抗衰需求趋势,为 “抗衰老研究中心”提供兼具市场价值与学术前瞻性的研究导向。
“产研究合作构建了‘需求反哺研发-成果快速验证-市场反馈迭代’的闭环。”有行业专家表示,当前抗衰市场面临严重同质化:众多口服产品宣称“抗氧化”,但成分雷同、功效模糊。
以斐萃与暨大研究院为代表的合作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科研机构输出底层技术,品牌方则通过用户运营、供应链整合、有效性验证等能力,将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价值。这种分工协作,既避免科研机构陷入“闭门造车”,又帮助品牌构建技术壁垒。据了解,未来,斐萃与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将构建多层次的协同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建、信息资源互通、优势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构建抗衰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效通路,加速前沿抗衰科技产业化应用的进阶。
有观点指出,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产业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折点。当科研机构开始用商业逻辑验证技术价值,当品牌方学会用科学语言对话消费者,一个更健康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可以预见,这场由头部玩家发起的标准革命,将加速行业洗牌:缺乏技术沉淀的玩家将被淘汰,而真正构建“产学研用”闭环的企业,有望在千亿级市场中卡位未来十年竞争制高点。(来源: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毕马威《抗衰老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至今,中国公开的抗衰老临床试验数量达37项,位居世界第二,且近三年来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