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材料进展》副理事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加工应用新技术研究,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耐高温特种绝缘材料、涂料、耐高温高效功能膜等领域做出了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两项,曾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和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辽宁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其中2022年在中国化工学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期间被评为“中国化工百年百人”领军人物。所领导的团队获评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耐高温工程塑料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
三十多年来蹇锡高院士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坚持做一件事情,希望杂萘联苯聚芳醚系列树脂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加工应用新技术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军工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
材料是一切科学的载体。高性能、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是航天航空、电子电气、交通运输、能源动力、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基础,对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起着重要或关键的作用。高性能工程塑料是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高温下仍保持高强度、高韧性、高绝缘能力、耐辐照等优异综合性能。高性能工程塑料是在
等新型全芳香杂环聚合物由于聚合单体难以合成及聚合条件苛刻等均未大规模工业化。
变化关系,耐热温度越高,溶解性越差,甚至不溶解。这致使其合成难,成本高,加工方式单一
,应用领域受限。科学界和工业界都十分关注开发耐高温可溶解的新品种,希望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可控制备。
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研究团队总结出“引入全芳环非共平面扭曲的分子链结构可赋予高聚物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的优异综合性能”的分子结构设计思想。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进而开发杂
、二胺、二酸单体,新型二胺单体的化学结构和计算机模拟立体结构。从图可见,杂
年代末开始研究耐高温高性能聚合物,针对传统高性能聚合物溶解性差的问题,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将扭曲、非共平面的二氮杂
环结构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并通过聚合工艺创新开发新催化体系和新溶剂体系,提高分子量,创制出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综合性能优异的
研究团队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已建立了一个涵盖所有高性能工程塑料品种的杂
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纵向类项目,还有各种企事业委托项目,合计
联苯聚芳醚树脂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已经在航空航天、舰船、轨道交通、环保、石油化工、能源等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在杂
对物理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共聚或共混方法调控其加工性能。在应用方面
树脂增韧改性热固性树脂,在增韧热固性树脂的同时能保持较好的工艺性能和耐热性能;杂
联苯聚芳醚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及其他类功能性复合材料的研究;杂
联苯聚芳醚树脂在皮质骨植入材料方面的应用,及其提高骨整合能力的表面改性方法。本书的内容来源于课题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和已发表的期刊论文。
锡高院士领衔,并负责框架的设定,组织章节的撰写;由王锦艳教授和刘程教授负责统稿和审校。其中,王锦艳教授负责第
章。特别感谢以上团队成员的科研贡献和在本书撰写、修改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后,诚挚感谢“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
脂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的大力支持和资助,正是上述项目的不断支持,才形成了本书的研究成果并得以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