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标准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5复合肥与肥料助剂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专家观点选登之一
栏目:分类一 发布时间:2025-09-11

  2025复合肥与肥料助剂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于8月17-19号在河南洛阳举办,会议邀请了30位行业内外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理解报告内容,协会特邀请专家对其报告内容思路及核心观点予以梳理,并将陆续刊登发表(排名不分先后)。

  发展新型肥料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也是化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随

  如,什么是新型肥料?新型肥料包括哪些类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属于新型肥料?属于哪类新型肥料?这也导致市场上出现了

  “纳米聚能钾”、“植物纳米甲”、“量子能量肥”、“原子氮”等,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标准对肥料企业进一步明确技术研发方向、产品研制方向、企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政策。

  )二级分类:以增效技术途径为核心,涵盖包膜缓释、生化抑制、载体增效制肥、生物发酵等九大技术方向;(

  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增值肥料、生物有机肥等。不同新型肥料“有类可归”。

  该标准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归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袁亮: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博导、中国农科院德州实验站站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磷复肥工业协会)

  本文信息数据均来自可靠来源,但基于信息来源或第三方可能出现的人为或技术错误, 金联创不保证此等信息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因使用此等信息而导致的任何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内容注明出处为“金联创”的所有稿件均属金联创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转载、投稿及合作请回复关键字“转载”或“投稿”。